欢迎来到极品财经网!

【李嘉诚全球首富】李嘉诚是怎么做全球资产配置的?

全球动态 时间:2020-07-25

【www.jpmy1688.com--全球动态】

    经济学中有个词叫做“马太效应”。这个词源于圣经,说的是一种“强者恒强、弱者越弱”的现象。       马太效应用在李嘉诚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杰夫贝佐斯、拉里埃里森等人是福布斯富豪榜前十的常客,而国内方面,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李彦宏这么多年来也都在前十之列。       很多顶级富豪能够长久不败,是因为他们有着足够的资金、人脉、经验等各类资源,因此在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他们有着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才能长期屹立不倒。       而李嘉诚作为商界天才,有着比其他富豪更高人一筹的财富智慧。       李嘉诚区别于其他人的财富智慧,大致体现在全球化资产配置、以小博大、借鸡生蛋和风险控制四方面。       李嘉诚善于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       投资就好像打仗。       面对不同的战况,要排出截然不同的布阵;而面对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资产配置更要审时度势。       李嘉诚会定期对公司旗下资产配置进行调换,以便他找到更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而他的眼光则是放眼全球。       2013年,就是李嘉诚对资产配置进行调整的最典型的一年。       他先是抛售了大量香港与内地的项目,主要是地产物业。比如卖出广州的西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经中心、百佳超市、香港电灯公司的大部分股权等。       其中,卖出南京繁华地段——新街口的价值30亿人民币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一度令市场不解。       就在别人还在琢磨时,李嘉诚却展开了海外资产布局。2013年,李嘉诚入股了荷兰和爱尔兰的两家废物转化能源公司,收购爱尔兰与奥地利的两家大型电信公司,并买入了多处位于英国的房产。       事实证明,这些欧洲国家在经过欧债危机后,资产价格已经处历史低位,从估值角度显然更有吸引力,所以暂时从经济结束高增长的内地撤出,布局欧洲,显然更加稳定一点。       目前,这些海外资产正出于估值修复期,正在为李嘉诚带来预期之内的超额收益。       以小博大的投资,被李嘉诚玩到极致       财富的增长往往不能靠粗放式的蛮力,而更多在于以小博大。       靠7000美元(另一说为5万港元)起家创业的李嘉诚,本身就是以小博大获取成功的最佳例子。       1972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成功在港上市,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看好更富有前景、资金更加雄厚的和黄公司。李嘉诚通过买入和黄股票,杠杆收购等方式,最终使和黄正式成为李的旗下公司。       当时长江实业总资产不足7亿港元,而和黄资产却高达62亿港元。这笔蛇吞象的买卖,成为李嘉诚以小博大的典范。       还有,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早在Facebook正式问世的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李嘉诚就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给扎克伯格投了6000万美元,并在第二年又追加投资6000万美元。       2012年Facebook上市,之后市值很快达突破千亿美元。如果按最新股价计算,Facebook的市值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而期间李嘉诚也不断买Facebook的股票,总成本约为5亿元,占股3%。从这个角度计算,李嘉诚投资Facebook的回报已达30倍。       用别人的钱挣钱,借鸡生蛋       华尔街有一句谚语:“只有傻瓜才用自己的钱赚取财富,成功的真正钥匙是别人的钱。”       熟悉李嘉诚创业史的人都知道,李嘉诚在事业小成之后,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想办法攀上了汇丰银行这棵“摇钱树”,并与汇丰银行联合重新打造了华人行,最终通过出售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并为他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除了借力汇丰,李嘉诚收购香港九龙仓也是个用别人钱挣钱的经典案例。  

本文来源:http://www.jpmy1688.com/yh/6285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