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极品财经网!

[什么是 影子银行的风险]什么事“影子银行”?

利率风险 时间:2020-11-23

【www.jpmy1688.com--利率风险】

    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时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今年监管部门要继续聚焦“影子银行”整治,“同业、理财、表外等3大领域,这些交叉金融的风险还是我们整治的重点。同时,信托也是我们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力度,加强整治。”       01    影子银行是什么?       要想把握影子银行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银行。       银行的本质是一种信用中介,具有三大功能:期限转换功能、流动性转换功能和信用转换功能。       期限转换功能是指把通过吸收储蓄得来的短期资金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转换成长期融资;流动性转换功能是指用流动性较强的负债支持流动性较弱的资产,即用高流动性的银行存款去投资于低流动性的银行贷款;信用转换功能是指将信用风险比较高的资产转换成比较安全的资产形式,在这里的意思是银行吸收资金并最终贷款给借款人,对储户承担偿还义务的是银行而非最终贷款人,那么对储户而言,银行以自身的高信用替代了借款人的信用,就实现了信用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进行了以上三种形式的转换,与此同时风险也随之放大。所以,监管机构需要对银行提出严格的监管要求,比如规定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等等,以防范可能发声的挤兑风险甚至系统性风险。       从功能的视角来看,影子银行可以定义为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不依赖信用作为中介,而是靠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来实现信用功能转换的信用中介活动。       所以我觉得,与其叫“影子银行”,不如叫“银行的影子”。       02    为什么会形成影子银行?       任何交易的产生都离不开供求法则,在供给和需求的背后,是风险以及效率的分配,影子银行的形成也不例外。       影子银行是金融市场持续不断的“脱媒”和“去中心化”的内在需求催生出来的。       1.脱媒disintermediation       最早的脱媒诞生于美国为解决通货膨胀而制定的货币政策之中。美联储颁布“Q条例”,银行资产被锁定在低利率的投资组合中,随着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美国在70年代直接将存款利率设定了固定上限。       实施利率管制之后,存款人对银行储蓄失去了兴趣,当其他投资方式的回报高于银行存款时,商业银行的资金大规模流出,这个就是所谓脱媒现象。       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始进行金融创新,货币市场基金(MoneyMarketFunds)应运而生。这种基金规避掉银行存款的许多限制,又保留了银行存款的许多特性。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具备了活期存款的许多特征,可以提现,可以转账结算,甚至可以转入资本市场的其他基金。这种基金的收益虽不保底,但实际上由于其投资风险较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客户可以通过投资这种基金获得远远高于“Q条例”所规定的最高存款利率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至今在发达国家仍占有最大比重。       货币市场基金在今天的中国也很流行,其中最成功的产品,就是余额宝(请阿里巴巴给我打广告费!)。       2.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去中心化是指改变以商业银行为融资活动中心的情况。       当前述存款资金纷纷脱媒离开银行之后,银行可供放贷的资金大规模减少,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发生融资困难。与此同时,从银行流出的资金,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于是更多的融资途径被创造出来,导致资金绕过银行这个中介,实现了直接融资。       虽然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的表现和结构都不相同,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但是资金“脱媒”和“去中心化”的倾向都是相同的。       03    中国影子银行的成因       中国影子银行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产生的。中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金融危机后出现货币贬值预期和通货膨胀,使得存款收益率降低,资金流向高收益率的影子银行体系。       二、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监管机构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转而向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寻求资金,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       三、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银监会实施严格表内信贷监管,这就促使银行为规避监管,大量发展出了大规模的表外业务。这种表外业务,既可扩展贷款规模,又可以满足监管要求。       04    什么是中国影子银行?       对于影子银行的规模和具体范围,可以说是莫衷一是。国内和国外、学界和实务界、甚至不同行业从业者对影子银行的统计口径都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我们参考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两个文件来猜测最高监管当局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倾向和态度。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影子银行的内涵和外延》中对中国影子银行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义:所谓影子银行是指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但是未受《巴塞尔协议三》或同等监管程度约束的实体或准实体。       2013年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3】107号文)对影子银行的类型进行了列举:1.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2.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3.持有金融牌照,但是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       由此可见,中国影子银行仅仅是具有初步的定义和被国务院框定的大概范围。至于具体哪些机构应该被划为影子银行,可能只有最高金融监管决策机构才知道。       05    影子银行的风险       影子银行在功能上与传统信用中介类似,但又呈现出了脱媒和去中心化的特征。事实上影子银行就是在脱媒和去中心化中完成信用中介功能的,这也是判断影子银行的核心。  

本文来源:http://www.jpmy1688.com/ll/8328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