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极品财经网!

圣经解释大全下载|如果用圣经去解释“经济学”是怎样的?

个人网银 时间:2014-06-25

【www.jpmy1688.com--个人网银】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性的科学,但人们很快发现,一个人的主观偏好不稳定,当他处于稀缺状态,他是痛苦的;他当处于不稀缺的状态,他是无聊的。由此,由于人性的有限性、有罪性、幽暗性(复杂性),经济学意义上的人的绝对幸福永远成为不可能。       我们强调过,人是拥有自由选择意志的人,因此人对绝对幸福的追求,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最大命题。因此我们看到,人类社会隔一段时间总会冒出几个“地上天国”的思想家,他们共同的思想主题,就是试图找到人类的绝对幸福形态。       由于人性的短视特征,当这些“地上天国”的思想家兴起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败坏,人类给予他们的是扑天盖地的掌声,是更多的人们热情追随。只有当苦难渐次退去之后,人们才开始慢慢发现他们的错谬之处。       比如儒家大同理想社会,就是一个典范意义上的“地上天国”思想。       所谓“大同”,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的确是一幅关于人类极乐世界的想象蓝图。所谓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每个人的幸福指数都达到绝对最高指数。这样的幸福生活想象,的确值得后世的人们竭尽全力去追求。       康有为就用孔子之名,撰写了著名的《大同书》。       孙中山政治理念就是一种典型的大同社会想象:“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需要强调的是,孙中山的“大同理想”,一方面显然借用了孔子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单向度借用了犹太人传统的“基布茨”理想国思维。孙中山的思想,乃是一种将儒家传统和犹太教传统整合在一起的“民国大同理想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jpmy1688.com/yh/22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