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极品财经网!

[瑞士总统]瑞士总部2200余名员工下岗 诺华的专注于挑战之路

瑞士银行 时间:2021-12-10

【www.jpmy1688.com--瑞士银行】

 9月25日,诺华宣布,计划在其总部瑞士削减2200多个工作岗位。本次裁员,诺华将在位于瑞士巴塞尔、施泰因、洛迦诺和瑞士知名化工工业区施韦泽哈勒的生产基地共计裁减约1500个工作岗位,在瑞士商业服务部门裁减约700个职位。目前,诺华在瑞士各地共拥有雇员1.3万名。

事实上,裁员只是事情发展的表象,从本质上看,诺华对药品生产一线员工以及商务服务部门职员的裁撤,体现了其专注核心业务的发展轨迹。对于诺华的拆分和剥离,其现任全球首席执行官瓦斯•纳西姆强调说:“我们将转型为更专注的医药公司”。

近年来,诺华一直通过资本重组、放弃非核心业务等方式,来强化自身的优势业务。

为了聚焦核心领域,越来越多的外企通过剥离核心业务,剥离产品,转让销售权,甚至裁员等方式来节约资本,集中发力创新药领域。

从抗生素领域抽身

提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剥离”就不得想到其王牌产品格列卫。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热映让“格列宁”(格列卫)这一治疗慢粒性白血病的救命药为更多人所知。而格列卫的研发公司诺华,在今年7月12日宣布将终止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在加利福尼亚州埃默里维尔的早期研发,并裁员约140人。

尽管该领域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但诺华表示," 已决定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能力开发出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的创新医学的其他领域,这也是优先考虑并合理分配诺华现有的资源。相信对这些类型的药物的临床需求是明确的,并且最大化该领域在未来将明确地帮助患者改善状况。诺华也将继续积极与参与并专注于在抗生素领域开发药物的公司展开合作,进行外部许可讨论。"

2015年7月,格列卫专利到期,次年2月,其仿制药于美国上市。而研发全新机理的泛耐药菌抗生素技术难度极高,且市场仍不明确。此后,格列卫销量一路缩水,2016年销售收入为33.23亿美元,较2015年减少13.35亿美元,降幅接近30%。

在国际环境下,今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抗生素耐药监测数据显示,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对抗严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耐药性处于同样的极高水平。WHO指出,“后抗生素时代(post-antibiotic era)”可能已经到来,常见的感染和微小的损伤也能致命。WHO警告称,AMR是当今全球健康、民生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前主任Tom Frieden也表示,“我们现在需要立刻采取行动,因为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未来是否有新的或更好的药物可供选择。”

在销售压力和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考虑之下,诺华选择离开。但其并不是第一家离开抗菌药物研究的大型制药公司,此前百时美施贵宝和阿斯利康公司都做出了类似的决定。而20世纪40年代最早生产青霉素的公司之一礼来,即便拥有万古霉素、红霉素、Keflex和Ceclor等多款最畅销抗生素的持续成功情况下,也已经退出了该领域。

放下负担、轻装简行更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而这样的选择也无疑会给其他公司在思索同类问题时提供参考。

专注医药创新领域

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瓦斯•纳西姆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裁员是2016年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将在2020年为公司的生产络节省约10亿美元。

今年2月初,当瓦斯•纳西姆汗出任诺华首席执行官之际,就已经开始做出重大改变。第一个决定便是将该公司与葛兰素史克的消费者医疗合资公司中的36.5%的股份作价130亿美元出售给葛兰素史克。诺华表示,将专注于创新实力和全球规模的三大领先业务,即制药、眼科保健和OTC。

今年6月下旬,诺华决定将其爱尔康眼科护理业务拆分为一家独立公司。彼时收购爱尔康是为了支撑整个公司的发展,现在的拆分则是由于眼科盈利进入衰退期,所以拆分爱尔康也就顺理成章。

在商业服务领域,诺华筹划将旗下现有部分“管理和交易职能”迁移至其散布全球的五大服务中心,即爱尔兰的都柏林、印度的海德拉巴、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以及捷克的布拉格。诺华在公开声明中表示,鉴于此,在集团位于瑞士巴塞尔的总部,裁员势必在所难免。

有关分析师指出,预期诺华2024年仅有3个销售过10亿美元的品种能够进入TOP50榜单。之所以能登上老大宝座,主要原因是其涵盖多样化的创新药物组合以及生物类似药、仿制药等丰富的产品管线,譬如有至少12款产品的销售额将超过5亿美元。

可见,诺华在创新药领域下得一手好棋。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诺华一直以创新药、并购闻名于世,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诺华本身就是通过并购成长的公司,未来的创新药物发展仍将是诺华的主要增长点。”医药战略咨询机构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说。

从诺华近期的拆分、剥离表现看来,无疑是为了更专注医药创新领域,而剥离非核心资产。“被诺华剥离的业务主要是增长放缓且市场发展前景较弱,剥离拖累盈利的公司有助于推高利润从而保持股价。”同时赵衡还表示,诺华聚焦的主业还是集中在高利润的新药上。

据诺华透露,裁员前就已创造了450个新的就业机会,以配合此前曾对外公布的细胞与基因疗法生产基地筹建工程。

此外,诺华也承诺,它将致力于将驻瑞雇员人数维持在全球员工总数的10%,打造全新的技术平台,并确保每年斥资30亿瑞郎专项资金用于新药品及新疗法的研发与生产。

在多次“大瘦身”之后,诺华将来发展如何?全球最专业的药物市场预测公司Evaluate Pharma在BIO2018发布的报告《WorldPreview2018,Outlookto2024》指出:诺华将在2024年超越辉瑞和罗氏,以532亿美元的营收成为全球最大的处方药企业。

带给国内企业的机会

“别人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未尝不能成为我们的饕餮大餐。”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市场研究总监高岩表示,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医药行业的资源配置当中,国际巨头的业务剥离与整合或许能给国内企业带来机会。

虽然国内企业纷纷采取走出去战略,但是在国外并没有完成的研发体系、产品体系。因此从国际产业布局来看,靠自建团队不切实际。高岩认为,巨头的非核心业务单元体系完备且规模价格适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买船出海”的理想标的。

“制药巨头原研药的产品线还在,国内优秀企业的营销能力便有了用武之地。”高岩认为,或许可以在外企转型时寻找机会实现双赢。

比如,印度阿拉宾度的美国子公司AurobindoPharmaUSA,Inc.购买山德士产品线,就是典型的双赢模式。完成收购后,按处方量计算,Aurobindo将成为美国第二大仿制药企业,同时也将成为美国第二大皮肤科公司。通过这笔交易,不但Aurobindo产品线更完整,山德士也实现了业务重点的调整。

一直以来,跨国药企都在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来转型,今年尤其表现在跨国企业的裁员上。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次跨国企业的动作都会带来并存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来源:http://www.jpmy1688.com/yh/14527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