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极品财经网!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_创新与渗透 浙江农信构建网络金融核心平台

农业银行 时间:2020-07-22

【www.jpmy1688.com--农业银行】

  编者按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引领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与传统金融加速融合,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已不仅仅是业务创新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转型,信息科技升级和创新能力正成为其抵御风险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金融科技创新也正助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互联网+”提速,并通过精准定位将普惠金融更好地落地与渗透。

  2017年年初,浙江省农村信用社网络金融核心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建设历时18个月,涉及范围之广、投入人数之多、实施周期之长,在浙江农信IT建设史上均为首创。该平台采用分布式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在全面覆盖现有传统核心业务功能基础上,充分体现“互联网金融”特点,实现了客户服务渠道共享、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场景和流程创新等优势。

  浙江农信采用分布式技术构建网络金融核心平台基于怎样的考虑?在分布式技术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与商业银行相比,农信机构IT系统建设模式有何特色?《金融时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希望读者从网络金融核心平台的创新和实践中能够获得启示。

  作为全省81家中小金融机构的省级管理机构,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不断优化管理手段,推动省内农信机构积极实现大跨越、大发展。截至2017年末,浙江农信存贷款总量居全省银行业第一,承担了该省二分之一的农户贷款和五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已发展成为全省点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在近年来的新金融生态格局下,浙江农信面临巨大挑战,亟须转型升级。为积极应对挑战,满足互联金融业务快速创新发展要求,浙江农信2016年年初即启动了网络金融核心平台建设,并于2017年4月份上线。

  应对

  “农信机构IT系统建设的最大特点是要满足多级法人的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需求。”浙江农信科技信息处开发中心副主任徐云飞表示。

  他认为,传统集中式IT架构已无法满足系统处理海量信息、提供高效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随着跨界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系统核心业务领域造成了极大冲击,影响银行收入来源、增加吸储难度、分流客户群体;与此同时,业务需求的变化使得农信系统的客户结构、盈利模式、服务方式等随之发生变化,生态圈金融、场景金融等新模式带来了业务场景和业务设计的变化,新生代客户广泛使用电子货币和移动支付技术,金融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注重方便、快捷的客户体验。“此外,信息和资金安全问题已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徐云飞表示。

  考虑到省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法人行社业务上的需求方向不同,浙江农信网络金融核心平台技术团队通过引入共享服务中心和产品工厂,实现了业务人员全程使用可视化界面,快速满足法人行社不同需求的产品包装、审核和发布,并可同时对多渠道产品进行集成,提供定制化的跨产品组合和销售,从而有效减少个性化产品的定制开发时间。据了解,目前产品推出周期较现有系统缩短了三分之二,满足了辖内法人行社特色产品的快速组合和创新需求。

  新平台自2017年4月上线至今运行平稳、高效。“系统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徐云飞说。

  探索

  作为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金融核心平台上线后,浙江农信IT建设形成了“稳态+敏态”的双轮驱动模式。

  所谓双轮驱动,即柜面核心平台继续保持“稳态”业务发展,从传统技术和架构出发,注重业务连续性;网络金融核心平台采用“敏态”业务发展,基于分布式技术打造一个面向互联网的网络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强调合作、共享、开放、互联,支持金融产品的敏捷开发和创新。

  谈到技术路线的选择,徐云飞表示,为满足“秒杀”等业务快速变化与创新的业务场景需求,省联社明确了网络金融核心平台重点考虑的服务化、缓存、应用平台、自动运维等九大技术方向,要求技术具有高可用、安全性、可移植性、高性能等特点。“银行业传统技术和架构逐渐向开放、开源、分布式系统架构转型,分布式技术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对银行支付、征信、风险管理、理财等业务领域产生了冲击,也推动着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网络金融核心平台服务所采用的基础技术架构,有利于改变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基础软硬件等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国外厂商的现状。”徐云飞说。

  事实上,目前业界实践也表明,分布式系统已成为未来技术架构的重要方向。对此,徐云飞认为,金融企业采用分布式架构构建核心系统,其难点在于如何使开源技术满足银行核心系统一致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为此,在分布式技术组件的选择上,省联社充分研究并采用了“开源+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技术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现阶段,浙江农信网络金融核心平台定位于面向互联网渠道,提供账户、支付、资产、负债、生活缴费、电商、社区等金融和非金融功能一体化服务。

  落地

  网络金融核心平台应用效果如何?徐云飞概括为“降低IT成本,提升开发效率,增强业务创新能力。”

  他解释说,首先在促进IT架构优化及转型升级,有效降低IT建设成本方面效果明显。与传统集中式架构体系购置成本总价9500余万元相比,基于分布式架构体系服务器的购置成本仅需1200余万元。同时,系统实施后,服务器设备减少,节约了中心机房物理空间,设备直接耗电量和制冷耗电量明显减少,中心机房直接运行成本降低,其他间接支出如机房改造成本、设备设施维护维修成本也相应降低。

  其次,新平台架构庞大,业务覆盖广,应用场景多。平台分为21个子系统,可承载1500万的用户体量,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共享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各系统之间的交互服务已达到2300多个。另外,新平台提升了产品组合与创新能力,构建起全渠道运营和线上线下协同营销能力,使得产品推出周期缩短了二分之一。

  徐云飞还表示,在项目建设尤其是适应性改造过程中,项目组对分布式技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对发源于互联网应用的分布式技术如何适应银行业务特点以及分布式各组件的原理和使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实践。“平台建设达到高性能、高可用、可管理等目标,各系统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一支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科技队伍,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应用标准和安全规范,这些将为省联社IT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并提供保障。”他最后说。

本文来源:http://www.jpmy1688.com/yh/6273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