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极品财经网!

中秋节到了故乡带着100字_中秋节到了,故乡,带着100种味道

利率表 时间:2021-12-03

【www.jpmy1688.com--利率表】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了,从电表箱里拿出快递,地址是泉州。厚厚的泡沫箱里,堆满了冰袋和真空压缩过的肉粽。

  是了,奶奶包的香菇肉粽。

  拆开包装,在蒸锅里倒满水,用中火蒸。

  二十分钟后,粽子的香味就从厨房传出来。

  拿了个盘子,装好。坐在客厅,慢慢的拆着粽子。

  新鲜的粽叶,一定是奶奶当天去早市买回来,用刷子刷去污泥,冷水浸泡半天。去皮的五花肉与泡发过的香菇洒上盐、酱油等调味料腌制四小时,最后同提前浸泡过的糯米用粽叶包裹在一起。

  从小到大,奶奶包的肉粽,总是那么好吃。好吃到让现在身处异乡的我,吃到家乡的味道时都忍不住想要落泪。

  有人说,“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所以想念故乡的时候,就要吃一口家乡菜。

  家乡的米,妈妈炒的菜,外婆煲的汤...比起故乡的样貌,人们更容易记住的是故乡的口味。

  一个人无论走过多少地方,吃到过多少美味,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那是一方水土滋养成人的赋予,也是我们一生无法磨灭的印记。

  故乡的记忆,是带着味道的。

  人们都说,迁徙的时代,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可是走的越远,好像就越难吃饱,味蕾变得越来越挑剔,这种重新挑食的感觉,是远在异地的游子割舍不掉的乡愁。

  一个离开家乡十年的内蒙古人说:

  想家的时候就特别想吃妈妈做的炖豆腐。黄豆现磨的豆腐,放入锅中小火慢炖,出锅时用淀粉勾芡,撒上绿色的香菜,豆腐淡淡的黄色,配上一碗米饭。就是故乡和家的味道。

  一个离开家乡五年的山东人说:

  家乡的味道就是我爸做的鲅鱼馅儿饺子。每年春节回家,哪怕半夜两点钟抵达,他都一定提前去买新鲜的鲅鱼破肚去刺,刀背剁馅,细细包了一盘饺子等我回家。几年了,年年如此。

  一个离开家乡三年的四川人说:

  家乡的味道就是混杂着火锅味儿的麻将声儿,小时候的夏天晚上能闻到街边的串串儿香。开着窗伴着邻里街坊的麻将声儿入睡,也不知道为啥,从不觉得吵反而分外安心。

  一个离开家乡十五年的广东人说:

  两根肠粉一碗真珠花菜猪血汤,就是最满足的早餐。在潮汕吃过真珠花菜汤的人,几乎都对它有一种情节。哪怕出门在外,那独特的香味也很难被其他蔬菜所复制。

  一个离开家乡一年的浙江人说:

  长大离乡后,最想念的就是温州的小馄饨,皮薄肉香,加满蛋丝,撒上小虾米和葱花香菜,馄饨担“笃、笃、笃”的敲梆声,带着馄饨汤的香气,传遍夜间的街弄巷口。

  ......

  即使远走高飞,即使乡音已改,可胃永远记得你的籍贯。一饭一菜一羹汤,是早已化入血液的深情。吃上一口家乡菜,喝一碗有儿时温度的汤,食欲和感动都会一起涌上来。

  食物对于人的记忆,不仅停留于舌尖,还有我们赋予它的,关于那一方水土的独特记忆和割舍不掉的情怀。

  贾平凹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一个人在年少时喜欢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觉里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长大了,也难以忘记。

  这种舌尖上的思念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身边在异地的人,见过会驱车一两个小时,到当地市区某家老乡开的杂货店里,定期采购家乡独有的东西,小到炸鸡粉,酱油,普宁豆酱,芭乐汁。

  问其原因。其实吃起来没多大区别,可是感觉心里吃到了故乡的味道。调味料融合在饭菜里,吃下口的是游子漂泊,可在此刻可以安定下来的心。

  少年之后,为梦想离开故乡的人,以各种不经意的方式在惦念着故乡。

  在异乡吃到家乡的菜馆,也要拐弯抹角的把人家从掌柜到厨子到服务员的老家籍贯连根刨起,从童年小镇聊到在外打拼的经历,想要努力地找回一些关于家乡的熟悉气息。

  偶尔在餐馆吃着饭,耳旁突然响起家乡的方言,还是会抬起头寻找那束熟悉的声音。

  本来是欢欢喜喜想要给家人做顿晚饭,在异乡的超市里见到荠菜,竟然也要不无伤感地闪回到老家黄黄绿绿的田埂。

  ......

  一样东西再好吃,为它流的也只该是口水。但一样东西再普通,带着感情的时候,轻易的就让人动容。记忆中的那些口感,被岁月发酵后形成久经回味的乡愁寄托,是人情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远离家乡的人,每当尝到这种特殊的味道时,它们就会唤醒你对家乡、对家人、对亲情的无尽回忆。

  中秋就快要到了,想起家乡,你有哪些独特的味道无法忘怀?

本文来源:http://www.jpmy1688.com/ll/14377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