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极品财经网!

穆迪标普惠誉_标普和穆迪和惠誉的大影响力分析

国际财经 时间:2017-12-17

【www.jpmy1688.com--国际财经】

    这三个信用评级机构都是美国私人开办的,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服务公司。       它们的信用评级主要影响着全球发债公司或主权国的融资成本。它们的市场影响力来自于它们上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市场信誉。       早在一百年前,市场上并没有信用评级机构,债券投资者必须自己收集信息判断发债公司健康状况。一个叫穆迪的人开始汇集一些公司的各种数据作为月刊出售。渐渐地这种资料性质的期刊大受市场欢迎,慢慢地就形成了信用分析服务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构开始形成他们的商业模式,通过积累大量的历史资料来量化地估算每个发债公司的违约风险。在不断地修正它们评级公式的过程中,他们的评级渐渐地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最后形成了三大巨头垄断评级市场的格局。现在,这三家机构控制了95%的信用评级市场份额(大约分别占40%、40%、15%)。       在1970年代以前,这些机构主要都靠投资者付费订阅他们的评级来挣钱。他们的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是对投资者提供购买债券的指导意见,也对发行债券的发债商越来越重要。一个转折点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使用这些机构的评级作为一些公共基金保险业等购买债券的指导性标准,后来这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就变成了市场量化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的主要依据。       1970年代之后,这些机构的收费模式渐渐转变为收取发债公司费用来为他们提供评级。毕竟他们的评级是如此重要,也被市场如此地信任,许多希望到市场融资的企业都要“求”着它们为自己评级,否则很难得到投资者认可的“公允”利率。根据公司的规模,评级收费几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当然许多时候它们也会“免费”为一些公司的债券评级,比如某个投行会有一些客户需要购买一些没有评级的债券,就会付钱找它们提供信用分析。       但这种收取被评级公司的费用并为他们提供评级服务的模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人们有理由质疑其中的利益冲突。       一般不少公司都会付费找三家机构分别给它们的债券评级,然后会选择和给它们评级最高的机构合作。而这三家机构为了赚钱争取客户,就有可能在评级的过程中做出“妥协”。这个问题在2008年针对房贷债券的评级时凸显了出来,普遍被认为是引发当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影《大空头》里有关于它们的比较生动的描述。

本文来源:http://www.jpmy1688.com/cj/20559.html

推荐内容